認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
認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
2010年以來,晴隆縣采取有效措施,認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。
據(jù)了解,晴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,主要是來源于各鄉(xiāng)鎮(zhèn)民族村寨的各民族在生產生活中的民俗活動、表演藝術、傳統(tǒng)知識和技能,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、實物、手工制品等內容,體現(xiàn)各民族生活中的特色、特點。
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包括線索收集、分類、材料加工、制作等幾個階段,其中拍攝照片、錄音錄像等貫穿于線索收集的全過程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挖掘中,晴隆縣文化部門積極發(fā)動群眾廣泛參與普查,深入第一線,采集題材和拍攝圖片、音像資料,掀起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工作的熱潮。
為做好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、發(fā)掘和保護工作,晴隆縣有關部門成立了普查工作小組,制定工作方案,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廣泛、深入、細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,摸清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家底,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、數(shù)量、分布狀況、生存環(huán)境及存在的問題等,從而有效推進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、發(fā)掘、申報、保護工作的開展。
目前,此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。
(陳亞林)
了解黔西南更多資訊,盡在亮點黔西南網微信,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