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峰湖“黨員義務送水員”保障缺水群眾有水喝
亮點黔西南訊 “水來嘍、水來嘍,感謝村干部給我們送水來!”8月28日傍晚6時許,看到安龍縣萬峰湖鎮(zhèn)永和村40來歲總支部書記王貴林“黨員義務送水員”,駕駛鎮(zhèn)里的送水車運水到家門口時,因這天晚上已沒水下鍋做飯菜而愁眉不展的這個村坡桑組68歲布依族老人查必榮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查必榮老人的兩個兒子及兒子的媳婦常年在廣東打工,自己在家?guī)е阪?zhèn)里小學讀書的兩個孫子,今年8月初以來全靠村里的兩名“黨員義務送水員”輪流送水“救濟”方能有水喝。眼下,該鎮(zhèn)永和、納賴村兩村中8個組因旱缺水特別嚴重,而查必榮是這8個組中42戶農村留守老人、留守兒童、孤寡老人、鰥寡孤獨“四類家庭”的典型戶,也是鎮(zhèn)里全力抗旱確保受災群眾有水喝、有飯吃的優(yōu)先保障對象。
大旱襲來,萬峰鎮(zhèn)永和、納賴兩個村成了全鎮(zhèn)中“最先受傷的是我們”。溪河斷流,池塘、水井日漸枯竭,正處于水稻抽穗期的4000多畝稻田干裂、秧苗日漸枯萎,3000多畝玉米嚴重減產已成定局。更為嚴重的是,永和村的坡陰、坡桑、坡榮及納賴村的大山、爛田灣等8個組缺水特別嚴重,216戶人家600多頭(匹)大牲畜飲水十分困難。
針對這一情況,萬峰湖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牢固確立長期抗旱、抗大旱思想,以解決民生為第一要務,千方百計優(yōu)先保障受災群眾有飯吃、有水喝。今年8月初,該鎮(zhèn)先期劃撥8000元作為運水油費,并將去年抗旱期間縣里配給的1輛1次可運4噸水的運水車,調配給永和、納賴兩村輪流使用。與此同時,鎮(zhèn)里分派駐村干部與村黨支部配合,在這兩個村分別組建了由10余名黨員、預備黨員組成的“黨員義務送水員”,其成員覆蓋嚴重缺水的8個組。掌握駕駛技術的負責駕駛運水車送水,其余黨員負責尋找水源點、把水送到農村留守老人、留守兒童、孤寡老人、鰥寡孤獨特殊群眾家庭里,并演繹了許多感動群眾的送水故事。永和村掌握駕駛技術的村總支部書記王貴林和黨員、村主任謝軍成了群眾眼里的“專職送水駕駛員”;納賴村大山組黨員、村人口主任羅輝,用自家喂的馬無償給大山組34戶嚴重缺水的農戶馱運飲用水,獲到了“送水趕馬哥”的口碑;納賴村支書賀元權,去年抗旱期間因帶頭自費購燃油,用自家小貨車義務為鄉(xiāng)親送水抗旱,曾受到4月4日來到村里慰問受災群眾的溫家寶總理稱贊,如今又成了村里群眾眼里的“送水總指揮長”,鄉(xiāng)親們說:“家里沒水,就打電話找支書,準有人送水來�!�
截至8月28日止,這兩村的“黨員義務送水員”共為缺水鄉(xiāng)親運水、送水200余噸,解決了受災群眾臨時飲水困難。鎮(zhèn)黨委書記汪廷洋告訴筆者,眼下鎮(zhèn)里著手組織受災鄉(xiāng)親改種蔬菜等,調整產業(yè)結構,彌補農民因災經濟損失。 (韋天晃 報道)
